如果有机会来到正在进行中的澳门NBA中国赛现场,你很可能会听到这么一句玩笑:“七步之内,必遇熟人。”
当然,这里的“熟人”不一定真认识你,但你一定认识他们——可能是姚明、贝克汉姆,可能是成龙、梁朝伟,也可能是马云、李宁,甚至是Haha河东勋、少女时代Yuri。
众星云集的场面,让今年的NBA中国赛超越了一场单纯的篮球比赛。在10月10日举行的圆桌会上,NBA副主席兼首席运营官马克·塔图姆(Mark Tatum)这样形容他对中国赛的理解:“这实际上是一场为期一周的庆典。”
不只限于两场比赛,如今的NBA中国赛更像一个NBA与不同圈层交流、展示和互动的窗口。走进比赛举办地澳门威尼斯人,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球迷还是鞋服收藏者,品牌合作伙伴还是中国篮球从业者,都会发现属于自己的环节——它可以是一场比赛,也可以是一个展会,还可以是一次合作。
因此这场赛事的筹备远不止于比赛本身,跨界连接才是赛事之外的真正主题。体育、娱乐、商业、文化在同一个舞台交汇,而在舞台中央,NBA正寻找重新连接中国市场的方式、重新扮演起被中国观众理解的角色。
家门口的NBA,体验感拉满
在与中国篮协的合作发布会上,NBA主席萧华登台后先调侃了一下现场翻译,笑称“翻译得很好”。某种程度上,NBA中国赛本身也承担着“翻译”的角色——时隔六年重返中国,无论是联盟还是萧华,都有太多需要被重新表达、重新理解的信息。
NBA依然是全球范围最具号召力的职业体育联盟,这无疑是首先要传递的。过去几年间,外界关于“职业赛事影响力下滑”的讨论时有出现,这并非NBA独有的困境,面对流媒体、短视频和多元娱乐内容的分流,全球几乎所有体育赛事都面临如何持续吸引年轻受众的挑战。
也正因如此,NBA的全球化步伐在近些年明显提速。非洲赛场上,2021年开打的BAL(非洲篮球联赛)完成了5个赛季的角逐;在欧洲,打造全新欧洲联赛的议程也在推进。不难发现,NBA已经不满足于海外转播的线上辐射方式,而是开始尝试将更多比赛带到当地。回到中国市场,选择以季前赛的形式重启中国赛,似乎是现今最切实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和2019年相比,数字内容俨然成为当下内容传播的主战场,能否成为社交网络上最具存在感的现场活动,将是验证NBA影响力的重要一环。可需要承认的是,现有两支参与比赛的球队,无论布鲁克林篮网还是菲尼克斯太阳,都显得星味不足。在澳门,篮网的俄罗斯新秀球员德明都登上了比赛主海报,足见此次季前赛没有太好的办法靠球星带起话题度。
但归根结底,线下观赛的核心始终是“体验感”,而这恰恰是NBA最擅长的领域。即便没有超级球星,一场NBA级别的比赛依然有办法制造出足够丰富的体验层次。
如何把“家门口看NBA”变得具象化,除了NBA级别的对抗,现场氛围的营造是重中之重。关于NBA如何提升比赛体验,有一个很小的细节。上半场比赛过程中,观众席忽然从天而降一些穿着降落伞的小礼物,仔细看便能发现,这是由工作人员在顶棚向下投递、冠名商淘宝88VIP提供的现场福利。
当然,篮网签下了中国球员曾凡博,也为比赛增加重要看点。赛后,曾凡博也在发布会上表示,站上NBA的赛场,受到的关注度肯定会有不一样。无论发挥好坏,作为近年少数登陆NBA的中国球员,他的登场无疑会让现场球迷更有代入感。
此外,NBA粉丝或许会对转播镜头捕捉场边名人,以及现场致敬传奇球星或者当地名人的环节印象深刻。10月10日晚间的首场比赛中,这些经典环节也被一一复刻。第一个被现场摄像头捕捉到的名人就是贝克汉姆,第二个则是成龙;而在比赛暂停期间,卡特、韦德、奥尼尔和姚明几位传奇球星一起登场。场边豪华阵容依次亮相,现场气氛也自然屡屡被点燃。
比赛之外,NBA还在10月11日下午带来了一场面向大众的狂欢——2025 NBA球迷日在澳门威尼斯人综艺馆举行。奥尼尔、马里昂、马布里等传奇球星悉数登场,香港男子组合Mirror也惊喜现身助阵。技巧赛、三分赛、扣篮赛轮番制造看点,篮球与音乐、潮流、社交融为一体的形式,将比赛的精彩延伸到了非比赛日。
时隔6年,能在现场看到熟悉的球队、教练、转播动作和标志性进场音乐,对许多中国球迷来说,仍然有着强烈的情感吸引。而从场边的豪华嘉宾阵容,到现场互动、球迷日表演,都让赛事现场更像沉浸式的篮球嘉年华,从而大大提升了观赛体验。
商业连接器
视野从球场拉开,本届中国赛除了文体圈明星到来,也不乏商业大咖空降。最引人注目的是阿里巴巴三位掌舵者马云、蔡崇信、吴泳铭同场亮相。作为篮网队老板,蔡崇信必然为中国赛站台,而三人同时现身,也足以说明NBA在商业世界的牵引力之强。
本次中国赛的合作商阵容中,阿里系扮演了重要戏份,除了作为赛事冠名商的淘宝88VIP,支付宝及其视频业务、携程、夸克等均参与其中;新晋成为NBA中国官方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合作伙伴的阿里云,更为赛事增添了技术创新的维度。
NBA是一项年营收超百亿美元的体育联盟,也是一个贯通各个消费领域的商业连接器。尤其中国赛现场,NBA在中国市场的商业赞助生态,被悉数呈现给外界。除了比赛现场的品牌露出与互动体验外,赛事期间密集举行的签约发布会、合作论坛,以及NBA House的线下展览活动,共同构成了联盟与合作伙伴沟通、展示的多维场景,让NBA中国赛像是持续一整周的商业盛会。
在体育领域的合作层面,NBA的独特性,首先在于其自身强大影响力,可以为合作伙伴带来巨大的流量加持。10月9日,微博公司与NBA中国完成新一轮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的续签。签约发布会上,微博运营高级副总裁曹增辉就提到,自2017年微博跟NBA开始合作以来,微博上每天有76万条NBA相关的博文,累计创造了11329个相关热搜。仅杨瀚森被开拓者选中一事,就有1254家媒体在微博上进行了报道。可见NBA内容与平台结合,对于合作方的价值。
而在更跨界的商业合作中,中国赛则被打造为一个实验场。在NBA House,观众能够在不同展区体验可实时追踪球员位置的智能感应场地系统,或者利用AI技术生成的虚拟人像与声音等等玩法。阿里云方面告诉懒熊体育,科技公司之所以会选择体育赛事合作,是由于体育是让技术被大众理解的极佳场景。
本次中国赛期间,阿里云就与赛事合作,在比赛互动环节提供了诸如为现场球迷创建NBA主题虚拟形象等玩法。而夸克则在NBA House利用AI大模型,现场为用户提供体育赛事资讯的功能演示,还带来了一副尚未发布的“夸克AI眼镜”。种种技术展示的背后,体现了阿里云、夸克等合作品牌与NBA在技术层面的应用尝试,也符合NBA近年来推动科技融入体育观赛体验的做法。
NBA的商业价值,从来不局限于篮球本身,赛事背后所串联起的品牌、用户互动与技术探索的可能性,勾勒出一张极具商业前景的蓝图。基于此,其在中国赛期间所举行的每一次签约发布会、每一个互动展台、每一个AI技术演示,都是NBA在向中国市场讲述自己的方式:篮球是起点,但商业与文化的联动,才让这场盛会真正立体而完整。
重构未来
如果说NBA在商业运营上一直是优等生,积累了丰富的全球化推广经验,那在文化乃至更广泛层面,中国赛的重启,则很可能意味着联盟与中国市场、中国球迷的关系要开始重构。
选择澳门作为本届落地城市,并非偶然。马克·塔图姆提到,独行侠老板、也是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帕特里克・杜蒙特(Patrick Dumont)一直希望将NBA比赛带到澳门。他们相信在全球200多个国家进行电视转播和流媒体播放的赛事能够促进澳门的旅游业发展。
其实对NBA而言,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的一座城市,为NBA提供了一个既熟悉又具有实验性的舞台。在这里,联盟可以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尝试多种赛制、活动和体验设计,同时观察球迷、媒体的反响和商业合作的实际效果。于是此前NBA与金沙中国签订了5年协议,未来多年内NBA中国赛都会在澳门举办。
但塔图姆提到,这并不意味着NBA不会去到中国其它区域,比如中国香港。为了进一步加深与中国的联系,NBA在中国赛期间还宣布了另一项重要举措:与中国篮协重新开展长期合作。
中国篮球需要高水平的球星来带动篮球文化的普及和发展,而NBA则拥有全世界最高水平的竞技舞台。为此,篮协与NBA的合作将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为中国男女篮提供赴美训练和比赛机会,让国家队与世界顶级水平对抗;二是为国内潜力新秀创造参与NBA精英发展项目的机会,搭建通向国际舞台的阶梯;三是助力中国教练员与裁判员成长,完善本土人才培养体系。这一合作被萧华视为提升中国各级篮球水平、培养下一代NBA和WNBA人才的重要举措。
恰逢中国赛期间,远隔重洋的杨瀚森完成了自己的季前赛首秀。这些年轻球员的经历,不仅意味着球员个人开启职业生涯新征程,无疑也是NBA在中国市场长期布局的实际落地。为中国篮球造星,不仅能激发国内球迷的热情、推动青少年参与篮球;也为NBA提供了更多本土故事和明星资源。换言之,中国篮球将拥有新的动力,NBA则迎来文化与商业的双向增益。
萧华认为,下一个詹姆斯、下一个杜兰特,不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但只要联盟继续做好工作,确保年轻球员拥有合适的设施和资源、正确的教练和指导,使他们能够将自身天赋转化成球场表现,下一代球星会不断涌现。
“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中国,在海湾地区、印度和整个非洲,我们也都开展工作。”萧华说:“我知道顶尖的球员会出现,因为全世界有数以万计的年轻人正在某个地方打球,一些年轻球员正在训练,梦想着有机会在最高水平的比赛中打球。这是这项运动的伟大之处。”
生涯第一场NBA季前赛中,曾凡博的表现并不出色,遭受了不少批评。但赛后发布会结束之后,他跟在场的人轻轻说了一句“明天见”。任何困难终归会成为过去,明天见或许是一种最好的期许,也是对未来的笃定。
正如NBA在中国市场的探索一样——无论是赛事回归、商业探索,还是与区域和篮协的长期合作,每一次尝试都可能面临挑战,但每一步努力,也都是对未来更美好的重构。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45岁姚明,开始领养老金了
本站所有直播信号均由用户收集或从搜索引擎搜索整理获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我们自身不提供任何直播信号和视频内容,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Copyright © 2021-2024 24直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0270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