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内容

国家标准《绿色制造 激光表面清洗技术规范》正式启动编制,企业市场“破冰”时机已到?

2021-08-12   宁波翔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日前,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牵头,武汉翔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成飞、航天八院800所、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编制的国家标准《绿色制造激光表面清洗技术规范》项目启动会在江城武汉正式举行,会上对激光表面清洗技术的国家标准大纲和初稿进行了讨论。据参与该国标制定单位翔明激光创始人、华中科技大学王春明教授透露,国标标准制定计划在2022年下半年完成。

显然激光清洗行业很快将迎来首个国家标准,国标的到来意味着什么?又为何会在这时间点启动国标制定?

这背后与国内激光清洗行业发展现状密切相关。

 

《绿色制造 激光表面清洗技术规范》项目启动会 

缺席已久的国标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科学家西奥多哈罗德梅曼教授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激光由此进入了人类视野。随后各领域激光设备相继诞生,八十年代中期,科学家Beklemyshev、Allrn等根据工作需要将激光技术与清洗技术相结合并进行了相关研究,激光清洗这一技术理念诞生。很快激光清洗技术研发、产品开始推出,在当时工业高速发展、环境污染严重的欧美各国得到了应用。

激光清洗技术相较于传统清洗方式有多方面优势:其一,激光清洗绿色环保,有益于减轻污染。传统化学清洗、高压水射流清洗会产生噪音污染,留下废液废气,激光清洗不存在这些问题显然更加环保;其二激光清洗更加精准可控,最小清洗区域甚至可以控制在毫米级别。其三,激光清洗拥有智能化优势,可实现自动化作业、无人作业。

激光行业发展相较于欧美起步较晚。目前国内从事激光清洗行业企业以翔明激光为主,其专注方向以激光清洗设备研发,设备应用涵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制造等领域。行业内还包括铭镭激光、华工激光、帝耐激光等企业,大家也逐步关注到激光清洗的巨大市场空间并开始有所涉足。

翔明激光旋风系列SLC-100-B(1.2kg清洗头)

以翔明激光为例,针对市场上激光清洗设备成本相对较高的问题,翔明激光推出了具有高性价比的旋风系列产品(50w-1500w)。该公司副总经理王军透露,截至目前公司激光清洗设备的出货量保持每年50%-100%的增长率,且针对激光清洗设备高成本问题,翔明激光计划在3到5年内将设备成本控制在普通车间可以负担得起的水平。

华工激光针对应用场景难题,研发出相关设备,目的是提高二次良品率。铭镭激光则投入巨资打造激光清洗设备生产基地,推动激光清洗设备的量产。

立足当下,可以看到激光清洗行业从技术产品研发、成本、量产亦或者落地应用都已经趋向初步成熟,正常尝试商业化探索。然后,摆在眼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就是行业级以上标准缺失。

此前,中科院姚建铨院士、翔明激光创始人王春明、珠西激光总经理李卫华等业内专家学者和行业从业者都曾提到,激光清洗行业存在相关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缺乏问题。本次激光清洗行业国标制定难点集中于几个方面:首先,激光清洗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在多个方面还未达成共识,简单来说设备生产制造商和应用客户之间就有不同观点、工业水平如何检测企业之间也有不同意见、应用领域的客户需求不同提出的看法也不相同......并且激光清洗技术不同于许多技术,没有国际标准可以参考。种种因素趋势下,如何通过沟通推动多方意见达成基础共识将是该国标制定的关键。

其次,由于国标的缺失,导致市面上存在激光清洗设备品质良莠不齐、服务质量无法保证,少数不良企业通过简单拼装就以次充好等情况,使得还未成熟的市场受到了一定危害,激光清洗企业商业化之路受限。

如今激光清洗行业国家标准到底该如何编制?规范的内容又包括哪些?

      绿色制造标委会奚道云秘书长对编制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首个激光清洗国家标准立项编制“划重点”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绿色制造标委会秘书长奚道云对《激光清洗规范》的编制提出了要求。她指出,《激光清洗规范》应该以激光表面清洗技术应用企业及设备生产企业为应用主体,达到规范和促进激光表面清洗技术的应用,提高清洗过程绿色性的目的。在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通用性,要求性条款应具体、明确,具备可检测和可验证性,同时应广泛征求各相关方意见。她特别建议,本次启动会对《标准》主体框架和重要技术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和论证,注意“产、学、研、用”多方意见协调一致,促进《激光清洗规范》能够在后续编制中顺利完成,尽快报批。

航空工业综合所王西昌研究员介绍项目背景和标准研究过程 

作为国标制定单位之一,航空工业综合所王西昌研究员表示,近年来国内激光清洗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家标准的立项编制是技术成熟和高端装备应用需求的强烈融合。本标准将面向生产、应用、监管等多个层次定位激光表面清洗的一般要求、工艺控制、质量检测、安全防护等相关内容,适用于不同材料不同应用场景的顶层通用要求。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将基于开放性(融合应用需求和技术研发单位)、有效性(重视标准过程试验验证)、规范性(严格标准过程程序管理)、科学性(优化标准编制模式)、适用性(加强标准贯彻实施)等五个原则,利用编制组强大的团队力量,形成一个科学合理能够快速推广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标准。

华中科技大学王春明教授介绍激光清洗技术 

值得指出的是,翔明激光创始人、华中科技大学王春明教授将牵头本标准的编制工作。作为激光清洗领域的标杆企业,翔明激光为本标准主要编制单位。王春明教授表示激光清洗技术是近10年来飞速发展的一种新型清洗技术,具有清洗干净、效率高、非接触、绿色环保等优点。我国激光清洗产业化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迅速,以翔明激光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已对国际先进技术形成替代。本标准2019年底开始策划申报,通过绿色制造标委会于2020年12月立项成功,立项编号20204977-T-469。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武汉翔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成飞、航天八院800所、华中科技大学等。

《激光清洗规范》启动编制后,将在未来两年内按照进度组织标准讨论、技术调研、意见征求、草案修改、标准审查、报批上报等,力争在2022年下半年发布。

对于这项国标制定过程中的种种不再赘述,更重要的是,它将为整个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首个激光清洗行业国标到来意味着什么?

上述已经提到,该国标主要围绕激光清洗技术产品的应用、工艺水平验证等方向展开。翔明激光副总经理王军认为,国标的制定将对激光清洗行业应用和生产企业有重大意义。

从行业应用层面来看,首个激光清洗行业国标启动编制,意味着激光清洗技术趋向于成熟。建立国标的最大好处在于,将会有更大范围、更多的客户接受认可激光行业、认可这一标准。同时,也会让客户认可激光清洗行业相关企业,降低、打消客户对激光清洗技术产品的后顾之忧。

身为行业内企业,王军深有体会地举例:“由于激光清洗技术是一个新东西,原来有些客户对激光清洗行业不了解,就不敢尝试应用。尤其是像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这些对设备产品技术安全性要求极高的领域,如何确保激光清洗设备从使用的第一台到第N台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是客户迟迟不敢尝试的核心原因。”

因此国标的制定推出,可以强有力地消除客户疑虑。具体来看,国标的制定乃至到来将成为激光清洗行业打开市场化、产业化大门的“关键钥匙”。它将从市场教育、客户认知、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方面出发,提升整个激光清洗行业在行业内外的认可度、接受度,并且还有利于激光清洗行业企业进行市场化拓展。

对激光清洗行业内生产企业来说,国标的制定有益于改善市场中激光清洗产品良莠不齐的现象,还将提升行业准入门槛,筛掉简单拼装而成的激光清洗设备产品,从而促使激光清洗设备走向规范化,提高设备产品质量、企业服务品质,以此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总之,在技术产品已经趋向成熟的当下,国标的到来为激光企业们的商业化之路补上了最后一块拼图,它是吹响激光清洗行业企业大步迈向商业化探索之路的号角,也是整个行业真正步入产业化的标志。

据国际投资咨询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预测,到2024年全球工业清洗市场规模可达582亿美元,具体到激光清洗市场,Reportlinker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激光清洗市场的价值在6.14亿美元,到2023年有望达到7.24亿美元。基于此可知,激光清洗在整个工业清洗总规模占比非常小,有广阔的上升空间。

而若要论如今激光清洗最大的市场在哪儿?

答案正是中国。中国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创新发展。激光清洗技术作为激光制造中的一种先进技术,对我国高端制造装备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不久前,“碳中和”、“碳达峰”两个词汇被写入十四五规划就是明显的信号,而这也是以翔明激光为代表的中国硬科技企业发力的最好时机。

作为更加环保、降低污染且智能的清洗方式,在国家宏观层面利好的趋势下,激光清洗将逐步取代传统清洗方式走向主流,成为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蓝图中的一个“闪光点”。